智能时代网

智能时代网 首页 数码 查看内容

安卓用户爽了!微信拍一拍、朋友圈迎来升级

2020-8-22 17:30| 发布者: editor|

摘要: 安卓版微信7.0.18正式发布,这一新版微信同步了iOS版微信的一些新功能。


      “虽迟但到”的安卓微信7.0.18更新。
      iOS版微信更新到7.0.15版本,新版本微信主要的改变有视频号功能的拓展、拍一拍可撤回和朋友圈删除评论等,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微信使用习惯。
     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后,安卓版微信7.0.18正式发布,这一新版微信同步了iOS版微信的一些新功能,换言之,现在安卓手机的微信用户,也能享受到上述新功能了。

朋友圈交互的大变化
      朋友圈删除他人评论的功能始见于iOS微信7.0.15版本,而且官方没有进行任何的宣传,是被部分媒体意外发现的。
      新版微信的这个功能需要解释一下,举个例子,小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内容,然后有朋友在下面留言。但小编觉得,ta的留言不太得体,于是在新版本中,小编作为朋友圈内容的发布人,可以删除朋友在该内容下的留言。
      有意思的是,小编删除他的留言后,ta不会收到任何的消息提示(给大家一个台阶下),只有等ta翻看朋友圈时,才会发现原来评论被删掉了。
      正如前文所言,这一功能之前只有iOS用户可以体验,但现在安卓手机用户只要把手中的微信升级到7.0.18正式版本,也可以体验了。但小编发现,目前安卓微信7.0.18版本仍没有完全覆盖,尚未收到推送的朋友不妨多等一下,或者去第三方应用市场找一找安装包。
      微信的这项改动颇有意义,我们对自己的朋友圈应该有管理的权限,最起码拥有屏蔽不合信息的权限。
     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微信删除评论后的这个处理仍有一些不妥,例如删除之后原评论的位置会有“评论已被删除”的提示,难免会让号主有些尴尬。其他平台如QQ空间等,在号主删除评论后不会出现任何提示,这样处理或许更合理一些。

视频号地位再度提升
      和iOS微信7.0.15版本一样,安卓微信7.0.18版本中针对视频号进行了一定改版,现在把视频号分享到朋友圈中,将会直接展示视频,而非此前的展示链接。这一改动带来的变化非常明显,新版本微信中,朋友圈中的视频号内容看上去已经和普通的朋友圈视频没有差别,当你一点进去,软件便会自动跳转到视频号界面中,无缝衔接。
      毫无疑问,这一改动的直接受益人是视频号,而且不要忘了,视频号本身的内容长度是1分钟,而原来的朋友圈视频只有15秒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分享到朋友圈的视频号视频并不会自动播放,这一点和朋友圈内的视频功能还是有些不同。
      但不管如何,在新版本中视频号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是不争的事实,现在视频号拥有更好的曝光机会,随着在朋友圈中的重要性得到明显提升,未来愿意使用视频号的人应该会更多。
      不过这又带来一些新的问题,如果将视频号和朋友圈打通,这是不是意味着视频号不适合作为一个商业的视频平台出现,而是仅作为个人视频传播工具出现?总而言之,视频号本身仍有很多的潜力有待发掘,未来微信也肯定会继续加码。

不断“抢戏”的拍一拍
      自上线以来,拍一拍功能就成为了“话题明星”,赞美也罢、争议也罢,只能说拍一拍这个功能真的太火了。在新版中拍一拍加了另一个基础功能,现在可以直接“撤回”拍一拍,让你的“手滑尴尬”也有后悔药。
      这项功能的使用逻辑和消息撤回差不多,在你的拍一拍通知上长按一会,出现“撤回”字样然后点击即可。由于拍一拍这个功能在触发时只有视觉反馈,所以撤回之后几乎可以做到“神不知鬼不觉”,你的误触一般不会被发现。
      然而,拍一拍撤回功能的实现前提,是对方也在使用最新版本的微信,否则的话有可能会失败。
      另外我们注意到,出现在iOS微信7.0.15版本中的“拍一拍气泡”功能没有同步出现,现在用拍一拍还是原来的效果,有一说一比较朴素。但本来拍一拍气泡这个功能就有些“意义不明”,哪怕没有加入到安卓微信7.0.18版本中,也无伤大雅。
      
总结:都是细节,但体验提升明显
      可以看到,安卓微信7.0.18更新的几个主要功能其实都是一些已有功能的升级,更多的是体验上的调整和完善。当然,微信这个软件本身仍有一些不足,例如数据转移、文件传输等,但似乎微信的当下之急,并不是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。
      总而言之,微信的进步我们均看在眼里,这是无法否定的。对于新版本我们自然建议各位升级,目前这些升级内容,相信能令你满意。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
最新评论

小黑屋|智能时代  精品传媒荣誉出品 ( 京ICP备19056894号-1

GMT+8, 2024-4-26 03:27 , Processed in 0.034739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返回顶部